舟山

当前选择:舟山

当前位置: 舟山学大教育 > 舟山资讯 > 舟山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题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05-01 12:19:35

课后题就是课文中附的关于课文的一些题目。旨在帮助同学们理解课文的文章大意和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其他的文学知识。由此可见课后题也是学习好帮手。寡人之于国也课后题在这分享给大家,每道课后题的参考答案在下文中也一并为同学们奉上。望同学们在学习时好好利用这些寡人之于国也课后题。

一、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并背诵全文。

1.孟子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王道”主张的一个方面,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孟子的主张有什么区别?

2.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背诵课文主要是积累语言材料。

参考答案:

1.第一个问题。“王道”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是:顺应农时,使民生有保障,并进而对他们实行伦理道德教育。也可用文中的话回答。

第二个问题。孟子认为梁惠王没有解决人民生老病死的基本生活条件,不能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实质上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没有区别,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这与孟子施仁政、行王道有本质的区别,相差甚远。

2.孟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批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对比,是多大的反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又是多么的残忍!多么的不仁!而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归罪于天灾,就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残害人民的不是荒年而是虐政!

二、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积累文言常用句式。

参考答案: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三、孟子在论述“王道之始”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以现代眼光看待古人的思想,吸取其中的精华。

参考答案:

孟子在这里所讲的,其实和现代人关心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一样的。孟子的说法本于《逸周书》“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之类,《管子》《荀子》《庄子》中也有相近的表述,可见古人已有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但应该明白,古人提出这种观点,主要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以利于最大限度地、源源不断地获取生存资源;而现代的环保意识,则是鉴于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而提出的,其目的不止在于合理利用资源,更重要的是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二者出发点是不同的。此题可由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知识评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学习就是不放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我们增加知识的方法。课后习题就是我们首要抓的。以上的寡人之于国也课后题以及参考答案同学们要抓好。它可以让同学们在孟子的论述中学到更多关于教育、关于规律、关于自然的知识。

相关推荐
热点资讯
热门话题